2005年11月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李咏”的短信靠谁来提醒?
司马童

  “您好,我是‘非常6+1’节目主持人李咏,砸金蛋中大奖、完成您的家庭梦想,请将您的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身份证号码、特长告诉我们……”接到这种短信,你最好别回。因为该短信并非由节目组所发,而且回复者除按月收取会员费外,每条短信按2元收费。
    “李咏”的短信别去回,我是通过媒体的提醒才知道的。而媒体的报道带有一定的滞后性,有没有比媒体提醒更好的办法呢?
    办法应该是有的。就是运营商向用户每天发送话费扣缴清单的信息,让用户及时获知扣费变化情况,并最快速度地觉察“猫腻”扣费和“陷阱”扣费。比起媒体提醒的滞后和不全面,这种以“提醒短信”防范“陷阱短信”的服务,至少是目前更具实效的应对举措。